芒种相逢问蚕麦

2020年6月8日

    □山东昌乐  路来森  58岁

    我一直主观地认为,每一个节令都有其独特的色彩,比如芒种的色彩就是一种散发着麦香的麦黄色。

    芒种到来,小麦渐趋成熟,农家最关心的,就是田间的小麦。那个时候,我的父亲每天早晨起床第一事,就是“望天”。一遇阴天的日子,父亲的脸,即如此日的天空,布满阴云;而一旦是晴朗的天气,特别是晴空万里的景象,父亲的脸上,就是一脸的晴朗,晴朗中还堆满欢欣的喜悦。因为,麦熟时节最怕下雨,尤其是那种夹带着冰雹的雨。

    那些年,父亲一到麦田地头,就一定会先蹲下来,卷上一支纸烟,吧嗒吧嗒地抽着,嘴巴抽着烟,眼睛却是望向那广袤的麦田。他太喜欢这种小麦成熟的景象了。我知道,对父亲来说,麦子黄了,即意味着丰收在望了。望一会儿,父亲就会顺手从身边的麦丛中,采下一根麦穗,放进手掌中,反复揉搓,直到每粒小麦都脱壳而出,他就用口一吹,麦糠飞走,手掌中只剩下一粒粒干净、饱满的麦粒。然后,他将麦粒倒入左手掌,伸展开,右手就一粒一粒地数了起来,以此推算小麦的大致收成。计算完毕,父亲顺手将麦粒送入自己的口中,一边咀嚼,一边起身,从田地的这头,走向田地的那头。此时,父亲的脸上,总是堆满了欢喜的笑容,就像这成熟的小麦一样,饱满而丰盈,璀璨而馨香。

    唐·元稹《咏廿四节气诗·芒种五月节》曰:“芒种看今日,螳螂应节生。彤云高下影,鴳鸟往来声。渌沼莲花放,炎风暑雨晴。相逢问蚕麦,幸得称人情。”虫生鸟飞,莲花开放,云影下投,晴雨不定,诗歌主要描绘了芒种到来时的种种自然风物、物候特点,但“相逢问蚕麦”一句,却是写出了芒种到来时的主要农事——除麦收外,还要收蚕——在北方,芒种到来时,也正是第一茬春蚕结茧的时候。

    记得小时候,春蚕结茧后,农家所做的一件最有趣的事,就是“抽丝”。那时,农家多是土法抽丝。庭院中临时搭一口灶,一口大铁锅中放入适量的水,蚕茧放进铁锅中,然后,便烧火“煮茧”。煮到一定程度,蚕茧受热便自动“散丝”,于是,有人就用竹筷将散出的蚕丝挑起,缠到特制的工具上。最终,蚕丝抽尽,锅中就只剩下煮熟的蚕蛹。

    此时,铁锅前总会围满一些孩子,大人们便把煮熟的蚕蛹捞出,分给孩子们吃,那种味道真是让人终生难忘。那是蚕蛹的味道,也是一个节令的味道——芒种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