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特殊军袜凝结军民情
2020年6月22日
我保存着一双特殊的军用袜,它有着绣花袜底,绣花图案层次分明做工精致。这双袜子承载一段美好记忆,我一直舍不得穿。 1965年初春,我所在的铁道兵某部奉命调往河北涞水县修建战备铁路。到工地后,部队分散借住在老乡家。我任班长,带领三位战友住在赵大娘家。大娘一家三口热情招待,说抗战时八路军武工队常住在她家,所以见到解放军感到格外亲。一天正施工,突然下大雨,我全身淋湿。第二天,我感冒发烧,连队卫生员给开了药。赵大娘摸着我的额头,说:“等一会翠花给你煮玉米面,热乎乎出点汗,包你鼻腔通畅。”大娘的女儿翠花是个能干的人,她很快就煮好玉米面并端到炕边,对我说:“吃完后好好睡一觉,感冒好得快。”玉米面条口感爽滑,这是我第一次吃,回味悠长。不久,端午节到了,翠花用高粱米包粽子。煮熟后,大家一起吃粽子,其乐融融。 那年8月,部队准备秘密前往越南,参加援越抗美。得知我们要离开,翠花递给我一个小布包,说:“你送给我哥哥的一双军用袜,我上了底,你拿去行军穿。”此前,为了表达对大娘一家的感谢,我送了一双军用袜给翠花的哥哥。我推开小布包,说:“住在你们家,全家人对我们无微不至地关怀,送双袜子给你哥哥做留念。”她娇嗔道:“你们帮我家推碾子、挑水、打扫卫生,也做了很多事啊。”盛情难却,我只好接过布包,向她表示感谢。 翠花把原来的袜子底剪掉,特意选了布料绣上花做袜底,然后重新拼接在袜子上——这双袜子,我保存在包袱里转战南北,并珍藏至今。(湖南长沙 杨蔚凡 7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