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清廉

2023年3月2日

    西晋的胡质、胡威父子同在朝中为官。一次,胡威到荆州探望过父亲后,准备回京城。荆州刺史帐下一名都督听说他要离开,连忙请假回家,拿了粮食和肉,追随而至。都督谎称也去京城,二人结伴同行。

    一路上,都督尽心尽力,送饭送肉,很是殷勤。过了几日,胡威察觉出问题,一问才知都督是想让他给父亲递句话,好帮其晋升。随即,胡威将一匹绢赠予都督,打发他回去了。

    回到京城,胡威写信给父亲,建议革除这个都督的职位。父亲却回信说,此人虽是行贿,但情节并不严重,革除的惩罚偏重,影响也过大,等于向外人宣传自己的清廉。父亲还说已对这名都督进行了诫勉谈话,达到了警示目的。

    后来,胡威入朝,晋世祖问他:“大家都说你们父子二人清廉,那到底谁更清廉呢?”胡威说:“我远不及我父亲。我清廉,担心别人不知道;而我父亲清廉,却生怕别人知道。”(摘编自《意林》)

    请将您对这个故事的感悟在3月7日前发送至18673167043。

    故事回顾

    上期故事见2月23日参悟版《不重要的缺点》

    百家争鸣: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不足之处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山东德州  马庆昌  83岁)

    用人唯贤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并非易事。(安徽桐城  徐向阳  80岁)

    一个人难免在某方面有缺点,但换个领域、换个场合,也许就变成了优点,大可不必求全责备。(河北保定  彭英凯  76岁)

    名师能否出高徒,不仅取决于徒弟的天资和努力程度,也考验师傅的远见卓识。(山东沂南  张继利  86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