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2日 星期四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刘三姐”患肺癌,高危人群早筛查
2023年3月2日
“刘三姐”扮演者、著名表演艺术家黄婉秋病危昏迷的消息,引起全网关注。据悉,黄婉秋于2月18日因左上肺癌并肺内转移及并发症等,转入桂林市人民医院ICU治疗。因病情好转,她目前已转出该病区。 2月22日,黄婉秋的丈夫何有才透露,81岁的黄婉秋过去身体很好,今年她之所以病重,与爱子不幸早逝、她这一年多来心情一直不好有很大关系。广东省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医师乔贵宾说,根据经验来看,70%—80%的肺癌患者出现不舒服来医院检查发现时,都已经是中期或晚期。 咳嗽、声嘶要重视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山西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张双平表示,肺癌早期没有特异性症状,因此难以早期发现,但疾病再狡猾,也会有一些蛛丝马迹。 对于肺癌,公众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癌肿在较大的支气管内长大后,常出现刺激性咳嗽。然而,有些人认为,吸烟咳嗽是正常现象,有数据表明,吸烟人群比不吸烟人群患肺癌的概率会增加20倍。 当癌肿继续发展并阻塞支气管,继发肺部感染,此时,患者会发现痰量增多,还伴有脓性痰液。 张双平指出,从临床经验来看,很多肺癌患者出现声音嘶哑,均以为是咽炎、声带息肉等原因所致。实际上,患者罹患肺癌后,癌肿会压迫或侵犯喉部神经,导致声带麻痹,引起声音嘶哑。 由于肺癌压迫或侵犯临近器官,患者还可产生吞咽困难、气促、剧烈胸肩痛、上肢静脉怒张、同侧上眼睑下垂等症状。 除了上述症状外,患者还应警惕低热、胸部胀痛、痰中带血或者血丝痰等不典型症状。这些不典型症状通常间歇出现,因此极易被患者忽视。 这几类高危人群要早筛查 及时筛查是发现肺癌的关键。上海市抗癌协会联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的《居民常见恶性肿瘤筛查和预防推荐》(2022版)建议:对于肺癌高危人群,建议行低剂量螺旋CT筛查(国际公认的肺癌筛查金标准)。年龄>40岁,至少合并以下1种或多种危险因素者,都是肺癌高危人群:1.吸烟≥20年包(年包指每天吸烟多少包乘以持续多少年,例如20年包指每天1包持续20年或每天2包持续10年),其中包括戒烟时间不足15年;2.被动吸烟;3.有职业暴露史(石棉、铍、铀、氡等接触者);4.有恶性肿瘤病史(淋巴瘤、头颈部癌症或与吸烟有关的癌症);5.有家族史,如一级亲属罹患肺癌;6.有慢阻肺、肺气肿或肺纤维化等病史。 如何预防肺癌 调查显示,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35.8%有家族史;肺泡细胞癌的女性患者中,有家族史的为58.3%。预防肺癌,首要是戒烟、避免油烟暴露,其次是早期筛查,首选低剂量螺旋CT。有血痰、干咳等呼吸道症状,治疗超过两周仍不缓解甚至加重者,要警惕肺癌的可能性。(摘编自《山西晚报》《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