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3月13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小家庭,大花销,深深爱
2023年3月13日
一生中,无数次花钱购物,留下深刻记忆的却并不多。难忘的不是买的东西,而是寄托的深情。很多人拿到工资后的第一笔重要支出,是对“三春晖”的回报。而在新婚后购买的第一个大物件,大多是对“家”的营建,对爱的添砖加瓦…… 买电视机给妻子排解孤独 讲述 樊庆厂 64岁 来自 安徽合肥 1984年,我在部队服役。这年12月,我回家结婚。我和妻子没有房子,岳父母腾出了一间小房屋给我们。我们没有购置家具,房间里只有妻子娘家陪送的大立柜和梳妆台。 第二年,妻子怀孕了,反应强烈,备受困扰。加之她一个人在家,难免感到孤独。妻子写信给我,提出要买一台电视机。接到信,我寄回去几百元钱——攒了两三个月的工资。妻子托人在门市部花404元,买了一台“黄山”牌14英寸黑白电视机。 这是我们婚后购置的第一个大物件。妻子怀孕待产,我不能在身边照顾,很是惭愧。电视机虽然花费不菲,但能够给妻子带去快乐,也让我稍稍感到心安。 看到缝纫机,妻子笑了 讲述 张永进 76岁 来自 河北唐山 我们是1973年结婚的,第二年,大女儿出生了。当时,我们夫妻俩每月的工资都是30多元。因为收入少,孩子穿的衣服鞋袜都舍不得去商店买,全靠妻子手工缝制。为了减轻妻子的负担,我萌生了攒钱买缝纫机的想法。 1974年底,一天,母亲突然给了我一张缝纫机票。我问母亲是怎么来的,母亲说:“居委会开会时主任说咱们街道分到一张缝纫机票,想要的会后留下来抓阄。隔壁大婶抓到了这张票。大婶跟家人商议时却因钱不够不想买了,便给了我们家。”我听了,非常开心。不过,一台缝纫机得一百五六十元,我攒的钱差了近一半。还好,母亲给添足了钱款。第二天,我就去买回了一台北京生产的“燕”牌缝纫机。这是我们婚后买的第一件大宗商品。妻子看到缝纫机,笑得合不拢嘴。从此,缝纫机成了妻子缝制衣服的好帮手。 向父母借钱遭“埋怨” 讲述 许双福 61岁 来自 陕西西安 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们结婚了。妻子心灵手巧,一直想买台缝纫机。 一天,一个在五金公司工作的朋友说,可以给我留一张缝纫机票。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我没加思考,便说“要”。回家后,我跟妻子一讲,两个人为缺钱犯起了愁。 结婚之后,尽管手头不宽裕,但我们从未向父母张过口。父母把我们养大,费尽了千辛万苦。我们成家立业了,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然而,为了不失去这次机会,思来想去,我们决定向父母求助。父母问缺多少钱,我们回答:“六十块。”父母埋怨:“为什么不早说,看把你们难的,以后再遇上这种事必须跟我们讲。你们是我们的孩子,无论你们再大,你们成了家,在我们心里你们也是孩子。”就这样,我们小家庭添了第一个“大件”——缝纫机。 彩票中奖凑齐钱买电视机 讲述 王志宏 69岁 来自 湖南长沙 上世纪70年代末,电视机非常稀缺。为了跟着电视学英语,我到有电视机的地方去蹭课,受尽了白眼。我跟老公说,一定要买台电视机。对此,老公非常支持。可是,我们两个人的月工资加起来才70多元。结婚三年的积蓄,还不够买一台电视机。 当时,买电视机还要凭票购买。幸好,我弟弟帮忙搞来一张“韶峰”牌电视机票。我打算向母亲借点钱来实现心愿,但迟迟没有付诸行动。我们办公室有个同事是彩票迷,一天,他去买彩票,帮我买了一张。没想到,我这张彩票中了100元。我给了帮忙买彩票的同事20元,当辛苦费。有了这笔意外收入,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机成为我家第一件“奢侈品”。靠这台电视机,我学完了电大的英语课程和中学数学课程,为以后考上电大打下了基础。 短发言 我们1981年结婚时,只做了几件简单实用的家具,对于家电根本不敢奢望。婚后不久,一个同事忽然问我要不要买收音机。原来,他多方托关系,结果买重了,要处理掉一台。我与妻子商量,决定买下这台“红灯”牌收音机。于是,我家拥有了第一台家用电器。(河北秦皇岛 赵澍雨 67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