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8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微距拍蒲公英宜简不宜繁
2023年5月8日
微距拍摄蒲公英,因其独特的艺术表现魅力吸引了众多摄影爱好者。既可以拍摄蒲公英洁白的绒球,也可以拍摄空中飞舞的花朵,还可以拍摄种子随风舞蹈的优美姿态,但拍摄过程中需要讲究一些技巧。 为了方便调整相机镜头和蒲公英之间的拍摄距离,使用微距支架是明智的选择。再为自己准备一个小凳子,可以耐心地进行创作拍摄,以减轻身体疲劳。 拍摄时,建议使用单点对焦。在用光方面,宜逆不宜顺。逆光拍摄可以更好地突出蒲公英的轮廓与细节,如果背景很暗,要适当减少曝光补偿,这样可以避免画面整体曝光过度的问题。也可以使用闪光灯、手电筒、反光板等对主体进行补光。侧逆光能增强拍摄蒲公英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色彩的饱和度、对比度适中,是微距拍摄最理想的摄影用光。当蒲公英主体与背景有较大亮度差时,需要按照“白加黑减”的原则,进行适当的曝光补偿,以获得准确的曝光,这样才能表现出蒲公英绒球纤维的细节质感。 面对一片片、一簇簇的蒲公英,有的摄影者常常“贪大求全”,这样拍到的“大片”虽然“壮观”,但是缺少趣味寓意与摄影语境。此时要善用减法,即在构图时要合理取舍主次景物,疏密有度,适当留白,突出主体。减法也包括对色彩的取舍,色彩宜少而色艳,忌多而色淡。 微距拍摄蒲公英时,对背景的选择、处理也很重要。一方面,背景必须简洁干净,背景虚化的色块、光斑、线条等元素要与前景或主体相互呼应、有机结合;另一方面,作为摄影陪体,背景可以稍微暗一些,通过明暗对比、冷暖对比,更能够起到突出主体、表达摄影意境的效果。(摘编自《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