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难进老旧小区

2023年5月15日

    新能源汽车数量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巨大的充电需求。但当前,车、桩供需不匹配,充电桩忙闲不均等现象仍普遍存在,尤其是在大量老旧小区,新能源车充电的“最后一公里”更是难以打通。

    充电桩常被拦在老小区外

    四川成都市成华区的华林南苑小区,是一个建成已有12年的安置房小区,住户超过1000户。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小区内的新能源汽车数量从原先的个位数增加到了20多辆,车主们希望能在停车位上安装充电桩以实现在家门口充电,但屡屡碰壁。该小区的物业经理苏国功坦言,小区的车位都是公共车位,业主没有产权车位,不能安装私人充电桩。更大的难题是,小区变压器未预留安装充电桩所需负荷,安装充电桩或有安全隐患。

    在成都市,同样建成于2011年的神仙树大院小区也面临相似的难题。这是一个总户数3600余户,近万人居住规模的老小区。几年前,小区第一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陆续在小区内安装了十多个私人充电桩。但是,随着小区里新能源汽车逐年增长,小区物业无法持续满足业主安桩的需求,不得不暂停受理业主的安装申请。

    探索“统建统管”模式

    事实上,这样的情形只是各地老旧小区新能源车充电难的一个缩影。但办法并不是没有。“统建统管”(亦称“统建统营”)模式就是多地探索的路径之一。

    所谓“统建统管”模式,就是由具备电力调配能力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出资,通过开展干线电缆等供电设施改造,在居民自有(租赁)车位建设智能充电桩,并负责充电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承担安全管理主体责任,采取市场化方式收取服务费用。前文提到的成都市华林南苑小区,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在公共停车位上集中建设了24个充电桩,大大缓解了业主的充电难题。目前,当地更多签约“统建统管”的老旧小区,正在等待充电桩批量进驻。

    “城市充电一张网”还有多远

    值得注意的是,为破解充电桩进老旧小区难题,除了推广“统建统管”模式,一些地方还开展了多种探索。比如,北京、上海已提出在小区周边试点建设路内泊位充电设施,以缓解老旧小区居民充电难。上海市还下发文件,启动为期三年的充电桩示范小区建设:利用2005年前建成老旧小区改造或扩建的新增车位,集中增设公共充电桩,试点小区智能有序充电。广西南宁、江苏仪征等地则把充电桩建设纳入老旧住宅小区更新改造工程。

    在长期研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西华大学汽车与交通学院副教授、汽车工程系主任蔡云看来,“城市充电一张网”则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下一步,应将各类充电运营商统筹纳入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对充电设施区域分布、峰平谷分布比例、充电结算信息、故障情况等进行安全监控、实时反馈,定期对区域单位电动汽车保有量、百公里电耗量、单桩利用率、公共停车场配建比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才能切实提升全域充电网络服务效能。(摘编自《成都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