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约死群”劝生400多人

2023年5月15日

    第一次进到“约死群”的时候,徐世海根本无法想象,原来孩子会有这么多的烦恼。四年间,他劝生400多人,在这些孩子中,最小的只有十几岁。(摘编自《济南时报》《健康时报》)

    经历悲痛,成为“劝生者”

    2020年,45岁的徐世海年仅17岁的儿子选择自杀结束自己的生命。儿子死后,徐世海凭借其生前的聊天记录,了解到儿子曾加入过“约死群”。徐世海自此成为一名“网络劝生者”。

    成为“网络劝生者”之前,徐世海原本只是河南郑州一位普通的公司老板,为人热心,平时在郑州市红十字水上义务救援队做志愿者。发现了“约死群”的秘密后,他经常以年轻人的身份潜伏在这些群里,一旦看到谁情绪不对,就私聊相劝。

    徐世海说,群里的孩子都极其悲观,有的有感情问题,有的和父母关系不好,有的因为学业,有的因为追星……孩子们的困顿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生命在他们的眼里就如同儿戏一般,只要有人在群里讲述了自己最近的糟心事,就会有人问:“你走不走?跳不跳?”徐世海无法想象,相约轻生,在这些年轻孩子的口中,就如同说一起去抽根烟这样简单。

    拉回悬崖边的孩子

    想要挽救这些孩子,首先就要打入他们的内部。为了让他们信任自己,徐世海一般都会“乔装”成比他们更小的孩子。徐世海说:“一般发现有轻生迹象的孩子,我都会在群里先附和他们,说我也有类似的情况,但是我胆子比较小,能不能带带我。因为觉得我年龄更小,他们会以‘过来人’自居,就更容易放下戒心,一来二去就聊成了朋友。”

    小轩(化名)就是这样被徐世海从悬崖边上拉回来的。“反正我也不想活了,我就先杀了他们,然后再自杀。”在约死群里,暴躁的小轩引起了徐世海的注意。徐世海立刻加了他为好友,跟他讲自己也有相似的情况,“想请大神介绍经验”。

    在聊天的过程中,徐世海发现小轩是一个很敏感的人,不管是儿时老师的惩罚还是父母的责骂,他一直都很难放下。他的心里有一个委屈的小人儿,觉得自己从不曾被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人温柔对待过,渐渐的这个小人儿开始偏执、易怒。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所有怨恨的人,打算施以报复再了结自己。

    徐世海知道,小轩只是太缺少爱了,他渴望有人能给予他温暖。于是,他开始陪他聊天,讲笑话给他听。在每天的陪伴里,小轩开始变得平和起来,但是每当再次受到委屈,那个暴躁的小人儿就会再次跑出来。徐世海就这样一直陪着他,听他讲自己的故事,每次他想偏了,就把他拉回来。用了两年时间,那个暴躁的小人儿才真正放下所有的怨恨,重新爱上这个世界,如今成了一名婚礼司仪。

    他在给徐世海的留言中写道:海叔,你知道吗,我的幽默都是跟你学的,最初你给我讲笑话,我根本听不懂,一般都想好久,晚上回去了才听懂什么意思,然后在被窝里傻笑,是你让我重新站在阳光下。

    越来越多人加入“劝生”队伍

    很多人走出人生低谷后,最终删掉了他的联系方式。徐世海理解,觉得这是好事,因为生活重新开始了,忘掉过去挺好的。

    为了让自己的“劝生”更专业,2021年,徐世海考了心理咨询师证,他希望能用更专业的知识帮助到这些孩子。因为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他,徐世海如今也经常能收到家长的私信,希望他能帮助孩子走出阴霾,也有越来越多的志愿者受到他的影响加入到“劝生”队伍。

    今年清明节,徐世海在社交平台写了一首诗表达了对儿子的思念。尽管没能看到儿子的二十岁,但是他让更多孩子有机会经历自己人生中最好的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