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22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厄尔尼诺这样影响气候
2023年5月22日
越南记录到44.1℃,老挝记录到43.5℃……近期,热浪席卷东南亚,多国高温破历史纪录。世界气象组织最新发布的通报显示,异常顽固的拉尼娜现象在持续三年后现已结束,今年下半年发生厄尔尼诺事件的可能性大增,由此可能导致全球气温出现新高峰。 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后失去平衡的结果,主要表现为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通常,当海温关键区连续3个月比常年偏高0.5℃,表明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当海温偏高的情况持续5个月及以上,则确认是一次厄尔尼诺事件。 厄尔尼诺现象平均每2至7年发生一次,通常持续9至12个月。厄尔尼诺通常与世界不同地区更多的高温、干旱或暴雨洪涝事件有关。它可能会暂时缓解非洲之角的干旱以及澳大利亚暴雨洪涝的气候影响,但也可能引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比如,1997—1998年超强厄尔尼诺事件爆发后,引起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或洪涝成灾,或干旱严重,我国长江流域等地亦在1998年遭遇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上一次强厄尔尼诺事件发生在2014—2016年,2016年创造了全球历史最暖纪录。 尽管过去三年里出现了具有冷却效应的拉尼娜现象,起到了暂时遏制全球升温的作用,但厄尔尼诺的发展很可能导致全球气温出现新高峰,并增加打破温度纪录的可能性。各种分析表明,2023年或2024年,极有可能创造全球新的最暖纪录。厄尔尼诺对我国汛期气候的影响,通常在其出现之后的第二年变得更加显著,因此可能在2024年最为明显,当然这也与此次厄尔尼诺事件的出现时机有一定关联。(摘编自《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