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跟着家人四处逃难

2023年5月22日

    1937年、1939年、1941年,我的祖父、父亲、姑母相继参加抗日武装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此时,我的家乡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凤凰集村日伪杂匪猖狂,不时杀害抗日家属。

    为避难,我老奶奶、奶奶、母亲、姐姐和我逃离凤凰集,先后转移到当时堂邑县、冠县下辖的一些村庄,如宋小屯、大齐庄、前后杏园、定远寨、桑桥、马桥、六庄等二十几个村。那时,不管白天还是深夜,只要接到危险情报,就立即转移。我和家人虽然多处逃难,但因年龄小,我留有记忆的村只有后杏园村(时年四五岁)和定远寨村(时年五六岁)。尽管当时环境险恶,由于军民的共同保护,待堂邑解放后,全家人还是于1946年秋安全回到家乡凤凰集。

    当年,我们刚回到家乡时,一群孩子好奇地围着我说:“你说说冠县话我们听听。”我小时候在冠县后杏园村待的时间长,说话带着冠县口音,他们感到稀罕。这时,不管本村的还是邻村的小朋友都来找我玩,让我感到家乡很亲切。

    在后杏园村避难时,我们的房东叫陈明武,我喊他二爷爷。80多年来,我家与二爷爷家始终保持联系。1991年,二爷爷病逝,我像失去亲人一样难过。直到现在,我家与二爷爷的孙女延霞妹妹一家仍保持着联系。(山东聊城  谢法增  8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