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5月29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且慢笑话千里见网红
2023年5月29日
【社评】 本报评论员 谭钧铭 近日,互联网平台上,一则72岁老人乘火车跨越1700公里寻找一位男网红“秀才”,只想见其一面的短视频引发关注。对此,网友们纷纷跟帖评论,有人调侃老人人老心不老,有人则担心老年人沉迷网络不是好事。 老人想要找的到底是哪一位网红,他们之间又有哪些故事,尚不得而知,但网友们的花式调侃,却让人哭笑不得。老年人千里寻网红,与其一笑不如一思。视频中这位老人的经历,恰恰反映出许多老人不适应网络社会,且缺乏必要的关心和照顾的事实。现实生活中,部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因为缺少交流和沟通,往往显得孤独寂寞。这种情况下,在互联网世界中,一旦有人表现出对老年人的关注和善意,就很有可能让老年人敞开心扉,甚至十分相信他们以至于无法自拔。网络上很多针对老年人的骗局,就是利用了老年人这种精神上的需求。对于这些老人,我们最不该有的态度就是嘲笑和讽刺。 事实上,相比那些调侃,一些网友的担忧才应该更加重视。互联网中,以中老年女性用户为目标,进行感情投资,从而通过直播带货、索取打赏等方式谋利的行为屡见不鲜。将时间拨回到2020年,彼时,一则61岁大妈被骗,要嫁给靳东的新闻,可谓家喻户晓。事实是,令她深陷其中、不能自拔的“靳东”,不过是个利用抠图、剪辑、配音等简单技巧做出的李鬼账号。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数字鸿沟的不断弥合,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手机进入了互联网这个花花世界。开放、多元的互联网世界在为老年人带来精神抚慰的同时,也难免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果说那些转发在家族群中的链接还有迹可循,那老年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关注了哪些人,只怕家人很少了解。因此,当看到这类内容时,不应该一笑了之,而是要多多反思,对家中长辈的关心够不够,并以实际行动为他们的互联网素养提升赋能。担心老年人过度沉迷互联网的讨论不绝于耳。其实,比这个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更加多元地满足老年人群的精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