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6月1日 星期四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统战1950:陈毅亲自部署策反孙立人
2023年6月1日
1950年是中国统一大业进程中关键的一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国民党残部刚撤至台湾,立足未稳。中共在加紧制订攻台作战方案的同时,愈加重视和抓紧秘密战线的情报搜集和策反工作。官居国民党陆军总司令的孙立人,自然成为中共争取的重要目标,其原配夫人龚夕涛的胞兄龚意农,则是此中关键人物。 陈毅亲自部署策反孙立人 龚意农出生于1900年,和孙立人同在北京读大学,孙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龚读中国大学商科。抗日战争爆发后,龚意农毁家纾难,投身中共领导的新四军,并加入共产党,长期担任金融、财经、贸易方面的领导工作。 1950年,新年刚过,时任皖北行署财政处长兼中国人民银行皖北分行行长的龚意农被叫到上海。华东局第一书记饶漱石、华东局第二书记兼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和组织部部长刘晓集体同他谈话。 陈毅告诉龚意农:“这次找你来,有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想利用你同孙立人的亲戚关系,派你到台湾去,做做你妹夫孙立人的工作,我们解放台湾时,他不要放枪就行了嘛。”陈毅又说,孙立人是个非常爱国的将军,现已升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因他是在美国学军事的,不是黄埔出身,蒋介石并不信任他,甚至把他看成政治上的潜在对手。现在美国阴谋利用他反戈倒蒋,掌管台湾,使台湾脱离中国,这是一招很毒的棋。 龚意农告诉陈毅,由于孙立人同他妹妹早已分居,两家多年不相往来。不过,龚意农表示,此前听妹妹说,除孙立人的哥哥去了台湾,孙立人的弟弟还有其他一些亲属没有跟他走,建议另找孙立人其他亲属去,并表示自己先去物色,再来汇报。 陈毅、饶漱石指示龚意农,抓紧了解孙立人在大陆还有哪些亲属,并采取适当方式给予保护。 潘仲文赴台秘会孙立人 经过一番商量和了解,龚意农觉得潘仲文是个比较理想的人选,于是,迅速向华东局作了汇报。华东局很快同意。潘仲文同孙立人有着多重亲戚关系:潘仲文的夫人是孙立人的姐姐,潘仲文的姐姐又是孙立人的堂兄孙雨人的夫人。潘仲文当时在苏州一家面粉厂当厂长。龚意农派人把他找到,并陪同他赶赴上海。 经刘晓周密安排,潘仲文于1950年初带着陈毅的亲笔信,扮成富商,经广州到香港,再乘客轮顺利到达台湾。 潘仲文先找到孙立人的哥哥孙伯亨,住在他家。过了两天,孙立人来到孙伯亨家,两人才见了面。见面后,两人叙谈了各自在台湾和大陆的近况。当孙立人问到潘仲文回不回大陆时,潘这时才说明来意,并把陈毅的信递给孙立人。孙立人见信后,沉思了一会儿,问潘:“怎么不是朱德写的呢?”并再三叮嘱潘不要出去,不要见外人,将尽快派人护送他离开台湾。 孙立人希望得到朱德的手书 潘仲文从台湾回来后,向陈毅、刘晓汇报。陈毅听后笑着说:“潘先生你不虚此行,这一趟没有白跑。”并指示,为便于联系,潘暂时不要离开上海,等待下一步安排。 这次中共秘密派潘仲文到台湾同孙立人联络,孙立人的回应是正面的。他只是觉得陈毅职位还不够高,权威还不够大,“兵对兵,将对将”,希望得到朱德总司令的手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应当说,这次台湾之行是有成效的。 此后,华东局有关部门把潘仲文安置在待遇比较优厚的上海汇丰银行任襄理,打算派他再去台湾。然而不久,由于国民党当局破获了“国防部”参谋次长吴石少将“共谍案”,实施戡乱戒严,加强了对入台人员的严格审查和限制。潘仲文几次到香港,试图再去台湾都没有成功。后来朝鲜战争爆发,解放军的主要力量投向抗美援朝战场,解放台湾的计划被搁置。历史拐了一个弯,孙立人未能有机会发挥他应当发挥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龚意农后来按皖北区党委书记曾希圣的指示,以个人名义出面,对孙立人留在大陆的弟弟孙叔平一家和胞兄孙伯亨之女加以保护和照顾。“文革”中,有人就此事贴出大字报,揭发龚意农“通敌”。曾经负责华东地区财经工作的方毅写了证明材料,这才使龚意农获得“解放”,恢复党籍。(摘编自《江淮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