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企垄断“救命药”原料被罚没2.85亿

2023年6月5日

    上市公司远大医药日前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因违反反垄断法收到行政处罚决定书,被罚没金额超2.85亿元。

    根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此前公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前述处罚源于2016年6月至2019年7月期间,远大医药的附属公司与武汉汇海医药有限公司(下称武汉汇海)沟通后,双方达成并实施了关于销售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下称去甲肾上腺素)原料药和肾上腺素原料药的垄断协议,导致远大医药形成市场垄断地位。

    据悉,这两种原料药对应的药物分别是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均为心脑血管急救产品,是国家基本药物、医保药品和临床必备急抢救药品。2010年以来,中国境内具有去甲肾上腺素原料药和肾上腺素原料药生产资质的企业,仅有远大医药非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远大医药(中国)有限公司和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前者的生产技术更优、市场份额更大。“买通”武汉汇海后,在其他经营者进入市场难度较大的背景下,制剂企业只能默默接受远大医药附属公司的原料,因为如果更换原料药供应商,企业还需进行一系列研究验证并经审批或备案,耗时较长。

    对于远大医药附属公司此次被罚没2.85亿余元,有业内人士认为处罚还是太轻。理由是,通常情况下,如果一家公司的药物有过垄断等违法“前科”,其后续进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国家医保目录会受到影响。但如果该药物为独家产品,临床需求又比较广阔急需,入保过程中受影响的可能性就不会太大。如果执法部门不加大力度,未来这种情况可能会屡见不鲜。(摘编自《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