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对外关系法施行,反制长臂管辖
2023年7月3日
6月28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法》,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自2023年7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有何特殊意义呢? 我国涉外领域的基础性法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动对外开放的同时,高度重视涉外领域立法,相继制定了一批涉外领域法律法规,如1979年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就是改革开放后最早制定的涉外法律之一。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的涉外法律法规不断增加,涉外法治体系不断健全,为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据梳理,截至2023年6月底,现行有效297部法律中,专门涉外法律52部,含涉外条款的法律150余部。 尽管如此,我国涉外法治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项,尤其是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方面,还有不少法律空白。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一国以不同形式对对外关系立法是国际通行做法,对对外关系进行统一立法是我国对外关系法的特色。它是我国涉外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在涉外立法领域发挥统摄、总括作用。 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 对外关系法共6章45条,内容涵盖了我国对外关系、对外工作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对于立法目的,总则中开宗明义规定,“为了发展对外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为应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对外关系法明确“对于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权采取相应反制和限制措施”,明确“国家依法采取必要措施,保护中国公民和组织在海外的安全和正当权益,保护国家的海外利益不受威胁和侵害”。 加强涉外法律法规实施、适用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表示,为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公民权利,一国法律有条件有限度地域外适用,是国际通行的做法。因此,对外关系法规定“国家在遵守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基础上,加强涉外领域法律法规的实施和适用”。这反映了在发展对外关系中,我国始终恪守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尊重国际惯例,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国家尊严,保护中国公民、组织合法权益。 他强调,我国对外关系法规定加强涉外领域法律法规的实施和适用,与个别国家依据国内法搞“长臂管辖”完全不同。多年来,个别国家为维护国际霸权,动辄以国内法为依据制裁他国的实体或者个人,这种霸凌行径受到各国的广泛批评,被称为“长臂管辖”,这是国际霸权的表现,中国是这种国际霸权的受害国之一,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我们进行了坚决斗争,先后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等予以反制,并依法对相关国家的实体或者个人采取反制措施。(摘编自中国人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