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临终前将19.8万元赠保姆,获法院支持

2023年7月3日


    今年6月,湖南省浏阳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雇主起诉保姆案。95岁的老人去世后,将19.8万元遗产赠予保姆,引起子女不满。子女状告保姆要求退还遗产,法院不支持。(摘编自《今日女报》)

    老人临终前将遗产赠保姆

    1997年,因工作太忙无暇照顾父亲,陈坤聘请傅阿姨当住家保姆,照顾父亲的衣食起居。多年的陪伴让陈父心存感激,临终前,老人在处理完个人财产后,将其剩余的个人存款19.8万元赠予了她,并将4份存折及他的身份证全部交给傅阿姨,告知其取款密码。2022年4月,陈父在医院住院时,亲笔书写了一份自愿赠予的声明书,值班张医生按其要求为其拍摄了一段视频,并出示给主治医生查看。之后,老人因病离世,陈坤在料理后事时才得知老人将存款赠予保姆一事。遂将保姆起诉至法院,要求其退还19.8万元及利息。

    浏阳市人民法院承办法官何桂海介绍,审理发现,完整的证据链足以体现老人的真实意思。更重要的事,这19.8万元存款是老人单独所有,他对存款有单独处分权,他赠予傅阿姨是真实情况,且赠予行为已履行完毕,傅阿姨获取存款合法有效,故驳回了原告诉求。

    亲属以外的人可能多分遗产

    老人去世后,亲属以外的扶养人是否可以分配到多于直系家属的遗产?

    对此,北京市中闻(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凯说,有可能,这会根据老人遗嘱内容而判定。民法典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分给适当的遗产。

    四种情况子女继承受影响

    “遗产纠纷官司中,涉及独生子女遗产继承的问题值得注意。”刘凯表示,在四种情况下,独生子女不能全部继承父母遗产。

    1.父母留有遗嘱或遗赠扶养协议将遗产赠与外人。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按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协议办理。不过,受遗赠人和继承人在权利上不同,受遗赠人需在知情的60天内,作出接受或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否则视为放弃受遗赠;而继承人只要没有在遗产处理前书面表示放弃继承,就会被视为接受继承。

    2.父母先于祖辈过世。根据民法典规定,遗产按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独生子女并不是唯一的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所以,如果父母先于祖辈过世,那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同样可以继承父母的遗产。而他们往往不止一个孩子,这就会造成老人过世后,他们继承的遗产再次被继承,这也就使得父母的兄弟姐妹,也享有该部分遗产的继承权。

    3.父母一方过世后,另一方再婚。根据民法典规定,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如果父母一方过世后另一方再婚,就算再婚后没有生孩子,继父(母)同样可以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再婚一方的财产。

    4.父母过世未留遗嘱,而独生子女已结婚,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继承来的遗产都属夫妻共同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