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打字机埋在院子里

2023年7月3日

    1983年3月,我从陕西省华县杏林供销社调到了华县广播站工作。妻子没有工作,我每个月工资仅有37.5元,难以养活我、妻子及女儿三口人。况且,还须照顾在农村老家的父母与弟妹。经同事提醒,我们决定置办一套打字油印设备,让妻子学会打字油印,承揽各单位的文件材料,挣点生活费。但是,置办一套新的打字油印设备要好几百元,我们哪里拿得出?

    妻子姨父在陕西省外贸出口公司工作,他打听到单位库房放着一台淘汰多年的老式敲击打字机,便请求领导同意把它处理给我们。我风风火火从华县赶到西安,缴了30元费用,冒雨将那台老式敲击打字机背回华县。我们又花10元钱,买了一台被淘汰的老式油印机。一个再简陋不过的打字油印店,在我们住的宿舍里开张了,多多少少挣了一些生活费。

    1985年,我们决定带着5岁的女儿远去新疆且末县谋生,出发时,背上了那台死沉的铁疙瘩打字机,一路上吃苦受累。我们在且末生活了几年后,遇上且末县人事劳动局招收打字员,条件是必须自带打字机——因为该单位没有打字机。这个大好机遇,让我们给撞上了。妻子将老打字机擦了又擦,搬进且末县政府办公楼,用它打出一份份文件材料,也为自己换来了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很多年后,我们搬离且末县,实在不忍心将已经闲置的老打字机卖给收破烂的,让它四分五裂,就将它埋在了住所的院子里。(陕西西安  吴宽宏  7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