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7月3日 星期一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华中野战军首创评定伤亡运动
2023年7月3日
1946年10月的第一次涟水保卫战,是华中野战军主力到达苏北后进行的第一场战役,虽然取得胜利,但也付出较大代价。部队思想问题多,各种议论都有。有的指战员说:“胜利是胜利了,我们也打伤了。”还有人不冷不热地说:“总有一天要报销。”如何用积极的方法来解决消极的“报销”思想问题,成为政治机关和政工干部的当务之急。 思想情绪越检讨越低落 涟水保卫战后,华中野战军第一师第三旅第九团,按照惯例进行战斗检讨。结果,各营连的汇报都枯燥而无内容,方法是老一套,思想情绪越检讨越低落。第二营副教导员张本和到第四连进行调查研究,要求干部带头,检讨出新的战斗情绪来。 张本和还参加了第三班的检讨会。他问大家:“你们这次伤亡几个?是怎样伤亡的?”班长回答:“第一个、第二个都是在攻击中被打倒的。一个重伤员未包扎,就大声叫唤,被敌人发现目标,连打两发炮弹,又被打倒3个。要是不叫唤,这3个伤亡是可以避免的。”班长这么具体一讲,引起大家的兴趣,觉得这是与大家生死攸关的问题。 第三班从寻找伤亡原因着手,具体评定每个指战员的伤亡,打开了战斗检讨的新路径,全连战斗检讨热烈地开展起来。总结起来,第四连共伤亡34人,有24人伤亡可以避免,有3人伤亡原因不明,只有7人伤亡不可避免。这样一评,大家心里亮了:打仗不一定个个会死,“报销”观念太消极了。 评定伤亡打开新路径 各班热烈讨论战术,激发了干部检讨指挥的自觉性。比如,第二排排长认识到,连长命令他在第六连后面跟进,自己没有很好地观察地形,以致第四班班长带错方向。 大家通过评定伤亡,认识到许多伤亡是通信联络差、战术动作不熟练、夜间行进不肃静造成的,遭受国民党军六○炮杀伤也最大,于是纷纷献计献策,研究战术技术。 最后,张本和引导大家认识到,评定伤亡不仅打破战斗检讨的老一套,而且关系到每一个人生死存亡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战斗的胜败。只有认真研究,改进战术、提高技术,才能有效地消灭敌人,保存自己。他还让大家讨论了可能发生的偏向,不要认为不可避免的伤亡是不光荣的,不要单纯责怪指挥,不要停留在只注重评议伤亡,要重视战术研究,以免造成消极气氛。 评定伤亡运动在全军推广 为了推广第四连“评定伤亡,研究战术”的经验,第九团政治处下达《关于运用四连战斗检讨方法的指示》,从思想认识上和组织保证上提出10项措施,使第四连的经验迅速在全团普及推广。 1946年11月20日,第一师第三旅第九团政治委员梁竹吉、政治处主任夏峰上报《关于从评定伤亡中来提高战术的经验》,华中野战军政治部主任钟期光看到这个报告,十分兴奋。12月5日,他写下《对评定伤亡工作的意见》,指出:“从评定伤亡中来提高战术,是自卫战争政治工作新的成就之一。”“这个评定伤亡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敢打,但不会打,是不行的,这就叫作‘有勇无谋’。所以在战斗进行中,应提倡‘智谋与勇猛相结合’。另一方面,徒有智谋而无勇,只是口头讲、笔头写,而不敢在战场上去使用,也是不行的。应该是‘谋而行’,不然便是‘纸上谈兵’。” 1947年2月5日,华东野战军(由华中野战军等部改编而来)政治部编印《政治工作经验介绍之一:从“评定伤亡”提高到战术研究》下发部队,使评定伤亡运动在华东野战军推广。此后,评定伤亡运动在全军推广。(摘编自《百年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