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相机到无人机,越玩越有高度

2023年7月6日

    如今,无人机早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而逐渐成了中老年人的“潮流玩具”。68岁的胡澎涛就拥有这样的“玩具”,无人机不仅为他带来了新拍摄视角,也为他的生活增添了无穷乐趣。(摘编自《青岛日报》)

    学习无人机热情高

    去年9月,新潮的无人机摄影班在山东省青岛市老年大学第一次开班,胡澎涛第一时间报名,一节课也不落。到现在,他已经在无人机摄影班学习了近一个学年。

    “以前玩相机多一些,后来觉得相机的视角有限,所以想到了无人机,也花了近两万元买了自己非常喜爱的流行款无人机。无人机航拍学问挺大的,需要不断去学习,还要胆大心细,勇于尝试。”胡澎涛在老年大学的课堂上学习了飞行操控、航拍构图和视频剪辑等航拍实用技术知识,课堂上不仅有理论学习,还有实际操作课,但即便如此,他仍不满足,常常自己一个人带上装备就出门了。

    胡澎涛不仅喜欢“飞”的乐趣,还享受后期编排的乐趣,他会自己调色彩、找音乐、做画面剪辑,并且亲自写解说词、配音。“怎么样把前期拍摄和后期剪辑制作完美地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成熟的作品,是有一定难度的。经过不断尝试和练习,我已经从最初的简单剪辑,到现在掌握了一定技巧,音乐越来越能切题、卡准节拍,视频画面也能制作得吸引眼球。”胡澎涛觉得,不会的东西就应想方设法学会。

    拍“大片”也要吃苦

    胡澎涛玩无人机时虽没有遇到过意外,但想拍“大片”并不容易。令胡澎涛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他在寒冬腊月的户外拍摄,当时气温低至零摄氏度,他一站就是一个多小时,为不影响拨杆的准确性,他往往不戴手套,徒手操纵金属制的手柄,手指很快冻僵了……不过,当他看到拍摄的“大片”时,心中又充满快乐与欣慰。“所有的困难在一张张拍摄到的满意照片面前都不值得一提,那种喜悦可以直达内心。”

    制成作品很有成就感

    胡澎涛表示,对于真正爱好飞行视角作品的摄影人来说,玩无人机投入的这些时间和精力都是值得的。近期,胡澎涛刚从云南自驾游回来,当地的大山大川、喀斯特地貌、云蒸霞蔚的景象等,都装入了他的镜头,尤为幸运的是,他还遇到了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景象。“我全都拍了下来,特别震撼,这一趟拍了有几千张片子,回来看看每一张都那么美,我在家没事就编辑整理一些,发给亲戚朋友们一起欣赏。”

    坐在从云南回青岛的飞机上,在飞机降落过程中,胡澎涛从空中俯瞰青岛跨海大桥,感觉很震撼,因此他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航拍目标。“下一步我打算把青岛所有的桥梁,专门拍一组片子和视频,形成一个桥梁专题。”桥梁的跨度大、航拍难度也不低,胡澎涛虽然不知什么时候能完成这个目标,但他有信心慢慢学以致用,把自己所学知识,转换成宝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