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7月6日 星期四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高温天防热射病夺命
2023年7月6日
7月2日,一名北京旅行社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不幸中暑,虽然紧急送医抢救,但最终仍不治身亡。中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健康提示,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度中暑和重度中暑3个阶段。热射病是重度中暑中最危险的一类,死亡率达60%。其中,年老体衰者、有慢性病者、孕妇和儿童是非劳力型热射病的主要发病人群。提醒大家今夏要做好防暑。 中暑急救抓住“黄金半小时”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介绍,如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一般的中暑大部分不会发展到热射病这一步。 中暑急救步骤:出现先兆中暑或轻症中暑时,尽快找到阴凉的地方,解开衣领散热;适量饮用清凉饮料,如淡盐水、盐茶水或含盐的清凉饮料,用湿毛巾擦身体,并及时休息。当你发现家人或身边有人出现重度中暑症状时,应立即将患者移至阴凉处,平躺在平面上,必要时脱去衣物。如无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应在现场想办法尽快降低病人体温,在脖子、腋窝和腹股沟上敷冰袋或湿毛巾等。对于无基础疾病的青壮年,可用冷水浸泡的方法快速降温;对于老人和有基础疾病者,可向皮肤喷水通过蒸发降温。降温应遵循“先降温,后转运”的原则,在病人失去意识后的“黄金半小时”内进行。现场处置的同时,拨打120送医。 如何自主判断中暑 长时间处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中,如果出现口渴、食欲不振、头痛、头昏、多汗、疲乏、虚弱等这几种情况,你可能已经中暑了;如果出现恶心、呕吐、心悸、脸色干红或苍白、注意力涣散、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症状,就已经是轻度中暑了,必须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注意:除了户外工作者,待在室内的老年人、慢病患者和不开空调、窗户的坐月子的女性都是中暑高发人群。 室内不宜低于24℃ 为科学应对今年的持续高温天,疾控专家提出了7条措施。1.午后高温时段少出门。2.多喝水,适当喝淡盐(糖)水。3.睡眠充足。4.营养均衡。5.保持室内凉爽。但受热后“快速冷却”是大忌,以免引起脑供血不足。即使再热,空调室内温度也不宜低于24℃。6.照顾好老人和小孩。7.随身带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等解暑药。(摘编自《中国妇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