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7日 星期四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投资风口局险失养老钱
2023年12月7日
“高利息、高回报”“公司参与中非合作大项目”“不要错过投资风口”……近来,黑龙江大庆80岁的高女士遇到了一位“金融专家”,对方向她推荐了一款收益颇丰的理财产品,而这款产品并非来自银行,而是一家私人金融公司。是什么样的“投资风口”会找上老年人呢? “金融专家”先洗脑 近来,李先生为了母亲高女士要买高息理财产品一事没少上火。 80岁的高女士经朋友推荐,结识了一位“金融专家”。李先生说,“金融专家”经常给母亲推荐金融新闻,通过微信发来长篇文字“分析金融形势”。李先生发现,母亲已经被“专家”洗脑,他担心母亲被骗,悄悄地将母亲的身份证和银行卡藏了起来。 前阵子,这位“专家”向高女士推销起了收益超高的理财产品。10万元起售,投入10万元,每个月利息4000元,每年会有近5万元的收益,据称每个月15日收益会准时转进收益人的账户。如果能够长期持有,2025年这笔钱会转成股票,届时收益会增长30倍。最初投入的10万元钱,就变成了一笔巨款。 宣称参与非洲大生意 此时,高女士已经完全相信了“专家”,虽然儿子一再劝阻,但她仍然要下载对方所说的App投钱。高女士反驳儿子,专家说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回报,和现在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这家公司参与了非洲的多项大生意,肯定是稳赚不赔的。为了这件事,家里吵了好几天。 就在这时,当初将这件“好事”推荐给高女士的朋友打来了电话,说她购买的理财,虽然看着月月都有收益,但那些钱无法提出来,说是到期后才能提,如今到了期限,仍提不出来。听了这话,高女士才不再吵着买理财了。 警惕网络理财推销 各种骗术经常穿着不同的外衣,相同的是,都是相中了老人口袋里的钱。 警方提示,老年人防诈骗,要注意以下几点:通过正规渠道投资,不轻易点击安装他人推荐的来历不明的App;面对标榜“专业指导”“高额回报”“稳赚不赔”等网络投资理财推销,要保持清醒头脑;不要轻信没有资质的所谓专家、大师,不要盲目加入投资理财群。(摘编自《大庆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