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台湾教师再批“去中国化”课纲
2023年12月28日
“我们到底还要被意识形态绑架多久?”继月初公开痛批“去中国化”课纲引起社会共鸣后,台北第一女子高中语文教师区桂芝等人近日再度挺身而出,对民进党当局的教育政策和诋毁攻击他们的人发出有力拷问,并呼吁所有关心下一代的人一起努力“救救孩子的未来”。 “语文教育的崩坏” 据报道,台湾“历史教育新三自运动协会”最近举行记者会,区桂芝等几位中学老师以教育实例与感受对当局“去中国化”教育政策提出批评,赢得多次掌声。 谈到岛内2019年启用的课纲造成的恶果,区桂芝深感痛心:“我改作文,一篇有10个以上错别字已不罕见,成语的张冠李戴更不必说了。这些实例不只是高中文言文少了几篇的问题,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连串语文教育的崩坏。” 区桂芝对当局教育主管部门发出呼吁,除要求恢复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比例和让课纲编制工作全面回归专业外,还直言:“请放弃用司马昭之心的意识形态继续钳制出版社,继续戕害学子,继续逼使所有老师成为‘共犯结构’。” “108课纲”将中国史虚无化 自上世纪90年代李登辉上台以来,台湾经历了“88课纲”“95暂纲”“98课纲”“101课纲”“104课纲”和“108课纲”。其中于2019年推行的“108课纲”完全把“中国史”从历史教科书中抹去,换成了“东亚史”。 《中国时报》称,为尽可能减少中国史篇幅,“108课纲”以主题式取代时序教学,仅以“从古典到传统时代”一个单元就把从商周到隋唐宋元数千年间的大事一笔带过,再用“从传统到现代”一个单元介绍明清时期东亚世界的变动,很明显就是要将中国史虚无化。 文言文方面,“99课纲”设有30篇推荐古文,到“108课纲”则减少到15篇,文言文占比从45%—65%降为35%—45%。被删除的古文包括《冯谖客孟尝君》《兰亭集序》《谏太宗十思疏》《岳阳楼记》《醉翁亭记》《廉耻》等诸多经典名篇。 台湾世新大学教授游梓翔称,大删文言文就是在搞文化的“失忆化”和语言的“浅薄化”。他痛批民进党,表面上用负担重、不实用来哄骗学生,背后就是想“去中国化”,“就算不是无耻,也够无良”。 民进党自断文化根脉 事实上,岛内民众对于所谓的“课纲改革”带来的影响亦深表担忧。有岛内网友在网络论坛PTT上表示,多念古文可以丰富一个人说话写作的字词选择。他贴出马英九与蔡英文亲笔留言的对比照片举例称,同样要称赞别人的茶,马英九写道“寒夜客来茶当酒,一片冰心在玉壶”,而蔡英文写的则是“Andy,好茶!”还有网友在留言区补充,贴出两人在台湾阿璋肉圆店的签名题字,马英九以毛笔书法写下“闻香下马”,蔡英文写的则是“阿璋肉圆,真正好吃”。许多网友看完直呼“笑死,高下立判”“没比较就没伤害”。 国民党副主席连胜文表示,在“法理台独”无法实现之前,民进党先从“教育文化台独”开始消弭两岸联结,目的是让下一代变成文盲,他个人非常不认同。(摘编自《扬子晚报》《海峡导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