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立煌到八路军总部拜年讨教抗日

2023年12月28日

    卫立煌,国民党“五虎上将”之一,一度是蒋介石无比器重的人,为何后来对共产党的态度发生了质的转变?这或许可从抗战初期吕梁山下八路军总部的一次国共新春聚会说起。

    卫立煌初遇朱德相当敬佩

    1938年1月,临近戊寅年春节,国民政府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兼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偕第十四军军长李默庵、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参谋长兼第九军军长郭寄峤等,从临汾来给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副参谋长左权及将士拜年。

    卫立煌与朱德的初次接触,是在从洛阳回临汾召开的第二战区如何坚持山西抗战会议上。朱德的发言从八路军的战斗经验、战略打算,谈到整个山西战局分析和抗战设想及前途。卫立煌相当敬佩。

    对如何坚持山西抗战,卫立煌心里没谱。听了朱德一席话,他的抗战思路豁然开朗,坚定了坚持山西抗战的信心。会后,卫立煌拟向朱德请教抗战方略,朱德却因前方告急匆忙离去,这便埋下了他到八路军总部拜年的伏笔。

    国共抗日名将交谈欢洽

    朱德把客人迎进八路军总部会议室。卫立煌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意犹未尽的话题:“要是日军攻下风陵渡(位于黄河北岸,山西芮城县西南隅),山西十几万大军的补给跟不上怎么办?”

    “我们从前也没有打过没有后方的仗,最初看来,没有后方的仗是不好打的,但是我们从战争中学习战争,密切了军民关系,改变了自己的军队,就会打没有后方的仗了。山西到处都是不愿意当亡国奴的人民,他们拥护抗日的军队,到处都是我们的后方,到处都能通过,我们怕什么呢?”朱德淡定地回答。

    “我们的军队分散不得。我倒想知道,你们能够以一个团为单位进行游击,撒得开、收得拢、打不垮,原因到底在哪里?”卫立煌又提出一个疑惑。朱德答:“我们的军队和别的军队不同,就是我们的官兵有坚强的信念和明确的战斗目的,所以至死也不会散开,只剩一兵一卒也能继续战斗。我们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的政治工作原则,官兵上下拧成一股绳,军纪严明,到处受到人民的欢迎和支持。”

    对卫立煌影响深远

    午后,欢迎大会在马牧村外的一所学校举行。随后,是以丁玲为首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主办的一台文艺演出活动。节目都是反映抗战和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演出结束后,卫立煌一行参观了八路军总部机关。干部战士们执勤、整理内务、学习文化知识,练习投弹、刺杀、格斗,到处生机勃勃。

    马牧村之行意义非凡。随后不到一个月,卫立煌便从延安引进中共党员赵荣声担任他的秘书,并放手让他组织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战地工作团的工作。

    1938年4月17日,卫立煌又率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部一行访问延安,毛泽东与他亲切会晤。之后,卫立煌对赵荣声说:“要想战胜日本救中国,恐怕只有学延安的办法。”

    拜年后,卫立煌把所率领的主力部队摆在太岳山区的韩信岭一带构筑工事,采取阵地战方法,进行忻口战役之后的第二次阻击战。他学习八路军的作战方法,将十几个师分成数路,完整地撤退出包围圈。

    风陵渡不久失陷。尽管黄河北岸的中条山地区受到日军的严密封锁,但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协助下,卫立煌借鉴八路军的经验战胜难关,在垣曲找到一个黄河渡口,接济上补给,坚持了中条山抗战。这是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军队在山西范围内的唯一一场大规模对日作战。因此说,卫立煌在后来的国共内战中消极应付,并最终走到人民的阵营,绝非偶然。(摘编自《作家文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