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28日 星期四
- 社长:赵宝泉 总编辑:周钢
当高血压遇上感冒
2023年12月28日
近一段时间,患者服用感冒药以后,出现血压增高和波动的情况不少。今冬呼吸系统疾病高发,不仅仅是儿童,成年人感冒的也不在少数。对于有心脑血管病的人群来说,在选择感冒药时要格外注意,否则服药不当很可能导致血压飙升。 感冒后血压明显升高 几天前,一位男性因血压升高前来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病史,平素规律用降压药,血压尚稳定。一天晨练时着凉,鼻塞,喷嚏不断,身体还有些发热。自觉是感冒,就马上服用了感冒药和退烧药。两天后患者出现明显的头晕、头胀,刚开始还以为是感冒的症状,没有在意,结果不适症状越来越重,一量血压,已经高达180/100mmHg。还有一位60多岁的女性患者,有多年的高血压病史,平时坚持用药,血压控制得很好。这次出现了感冒,有明显的发热症状,由于需要服用感冒药和退烧药,患者就擅自停用了降压药,结果也出现了血压升高情况。 这两个病例,都是感冒后出现了血压的明显升高,但原因各不相同。第一个病例是感冒后没有停用降压药,其血压的升高考虑是感冒药和退烧药的副作用。第二个病例是感冒后擅自停用了原有的降压药,停药是血压升高的主要原因。 药物最好分开服用 高血压患者在感冒后会出现血压波动,这种情况有一定的普遍性。原因大概有三方面。第一方面,考虑与应用的相关感冒药物(包括解热镇痛药)有关。有些感冒药所含有的成分能收缩血管、兴奋交感神经,因此会造成血压升高。第二方面,擅自停用原来服用的降压药物。自认为感冒期间先处理感冒,降压药物停几天没什么,不遵医嘱擅自停药,引起血压的波动。第三方面,感冒期间,因为发热、咽痛、周身不适、咳嗽、食欲不振、睡眠欠佳等症状造成原有的身体平衡被打破,也间接影响了血压的控制,造成血压的波动。 很多感冒药或止咳药中都含有布洛芬或麻黄碱成分,这两种成分确实会影响血压。但这些药物并不是高血压患者的绝对禁忌。在医生指导下,短时间应用,同时坚持系统的降压治疗,就可以在发挥感冒药作用的同时,尽可能减少其副作用。另外,看说明书时要仔细阅读药物禁忌证。如果某种药物说高血压患者禁用,就最好不要用了。 需要注意的是,当应用感冒药时,最好与降压药物分开服用。两者服药时间可以错开半小时到一小时。这样可以减少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切忌擅自停药和调药 冬季气温低会造成血管收缩,同时人们的户外活动也逐渐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取增多(包括不恰当的饮酒),这些因素都不可避免地造成血压波动。因此,很多患者会擅自增减药量,这是不正确的。 血压波动,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头胀、胸闷、心悸、气短的症状。出现相关不适,不要过度紧张。最好的办法就是定时监测血压。最好是每天测量一到两次,并且记录下来。而后根据某一段时间的血压情况,比如一周、两周,在医生的指导下再酌情增加或减少药物。有的放矢,偶尔一两次的血压波动不是增减药物的依据。其次是坚持系统用药,第三是调整心态,规律睡眠。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去咨询专科医生。(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治疗中心主任医师 侯爱洁)